中国石油大学(北京)

  

所在地区:北京
院校性质: 211 
院校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
官方网址: http://mba.cup.edu.cn/

招生信息

项目类别

全日制

非全日制

学制

2年

2年

提前面试

  咨询电话:17387949413

    微  信:guoweijiaoyu888

 Q   Q:1270645332

  咨询电话:17387949413

    微  信:guoweijiaoyu888

 Q   Q:1270645332

是否调剂

  咨询电话:17387949413

    微  信:guoweijiaoyu888

 Q   Q:1270645332

  咨询电话:17387949413

    微  信:guoweijiaoyu888

 Q   Q:1270645332

近3年学费

年份

院系所

学费

院系所

学费

2023

经济管理学院

5万/全程

经济管理学院

克拉玛依校区

经济管理学院:8万/全程

克拉玛依校区:9.8万/全程

2022

经济管理学院

5万/全程

经济管理学院

克拉玛依校区

经济管理学院:8万/全程

克拉玛依校区:9.8万/全程

2021

经济管理学院

5万/全程

经济管理学院

8万/全程

近3年招生人数

年份

院系所

研究方向

招生人数

院系所

研究方向

招生人数

2023

经济管理学院

01 能源公司战略与管理

02 金融与财务管理

03 企业综合管理

04 商务智能与创新管理

110人

经济管理学院

经济管理学院:

01 能源公司战略与管理

02 金融与财务管理

03 企业综合管理

04 商务智能与创新管理

克拉玛依校区:

待定

75人


2022

经济管理学院

01 能源公司战略与管理

02 金融与财务管理

03 企业综合管理

04 商务智能与创新管理

82人

经济管理学院

克拉玛依校区

经济管理学院:

01 能源公司战略与管理

02 金融与财务管理

03 企业综合管理

04 商务智能与创新管理

克拉玛依校区:

待定

经济管理学院:72人

克拉玛依校区:18


2021

经济管理学院

01 能源公司战略与管理

02 金融与财务管理

03 企业综合管理

04 商务智能与创新管理

82人

经济管理学院


01 能源公司战略与管理

02 金融与财务管理

03 企业综合管理

04 商务智能与创新管理

经济管理学院:100人


近3年分数线

年份

院系所

分数线

院系所

分数线

2023

经济管理学院

167/41/82

经济管理学院

克拉玛依校区

167/41/82

2022

经济管理学院

170/42/84

经济管理学院

克拉玛依校区

170/42/84

2021

经济管理学院

170/42/84

经济管理学院

170/42/84


 我要纠错

师资力量

项目特色

国家“211 工程 ”和“985工程”重点建设院校

1989 年学校在北京恢复招收本科生。1997年,石油大学正式进入国家“211工程”首批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行列。2000年,石油大学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直属。2000年6月,经教育部批准,学校成立研究生院。2003年10月,教育部与四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石油大学的协议。2005年1 月,学校更名“中国石油大学”。2006年,以“优秀”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。同年,学校开始建设国家985工程“优势学科创新平台”。 2007年,学校以“优秀”的成绩通过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评估,并获“单项奖”。

深厚的石油行业背景,多学科协调发展

半个多世纪以来,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优秀专门人才,为国家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,被誉为“石油人才的摇篮”。在众多的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以周永康、吴仪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;以何国钟、王德民、时铭显等16位院士为代表的优秀科学家;以新时期铁人王启民、当代青年的榜样秦文贵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;以及一大批石油石化行业领军人物和工程技术骨干。学校设有11个院(系、部、中心),共有26个本科专业;拥有10个博士授权的一级学科,49个博士点,6个博士后流动站;30个硕士授权的一级学科,149个硕士点;在13个工程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;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、2个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、5个北京市重点学科、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、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、2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4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机构。

雄厚的教学师资,良好的交流平台

学校师资力量雄厚。现有教职工1237人,专任教师746人;在专任教师中,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6%。教授214人,副教授231人,其中博士生导师 153人。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,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,双聘院士6人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”创新团队3个,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,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,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6人,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,国家 “973”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,全国优秀教师4人,北京市教学名师8人,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,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3人,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9人,孙越崎能源大奖获得者6人,李四光奖获得者6人,侯祥麟基金奖获得者4人,何梁何利基金奖2人,入选“新(跨)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”国家级人选8 人,入选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21人。

荣誉

您可能感兴趣的院校

热门问答

院校新闻

扫描二维码
添加老师咨询

会员中心